查看原文
其他

海洋学子(395)| 学习、科研、成果——2016级本科生李霄、谢韬林,2017级本科生詹志鹏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鳜鱼冷休克蛋白的克隆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作用的初步探究” 由郭长军教授、何键副研究员指导,项目负责人为2016级本科生李霄,2016级本科生谢韬林、2017级本科生詹志鹏参与。本项目于2018年4月立项,立项级别为国家级,2019年3月结题答辩评定为优秀。


Y-Box结合蛋白(YB-1)是一高度保守,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多功能蛋白,是冷休克蛋白家族的一员。在本研究中,我们克隆了鳜鱼(Siniperca chuatsi)YB-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发现在其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以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并在亚细胞水平下定位于细胞质中,作为应激基因,鳜YB-1可在转录水平上响应体内及体外的冷应激。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荧光定量PCR,我们证明了鳜YB-1响应病毒感染,可以活化NF-κB通路并促进其下游免疫基因的表达。而过表达和敲降实验显示鳜YB-1可以明显抑制某些鱼类病毒的复制。本研究首次完成了对鳜YB-1的报道,并首次揭示了其在环境应激、先天免疫调控及宿主-病原互作中的作用,为这一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同时为水产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本项目研究思路


耗费将近整一个学年的周末与节假日,再加上寒暑假留驻在实验室的时光,项目总算获得了一个令我们都满意的结果,在结题答辩中评定为优秀,且有一篇文章《Molecular cloning of Y-Box binding protein-1 from mandarin fish and its roles in stress-response and antiviral immunity》即将发表于SCI期刊《Fish&Shellfish Immunology》中。如果问我们为什么能取得优秀的成果,我想一定是因为我们对于科研抱以一种执着甚至于倔强的态度。研究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与失败都是家常便饭,但我们从未止步或放弃,一次没有成功那就再来一次,一遍一遍做下去直至满意。时间从不充裕,我们的大创项目团队指导老师郭长军教授的实验室先是位于南校园,后搬至东校园,这意味着我们每周都需要往返珠海和广州两地。有时经过两轮扩增的克隆产物的跑胶结果并无荧光条带,我们也会咬咬牙,一边计算着末班车的时间,一边说“现在重新做吧,还来得及”,而并不会留到下一周,然后三人轮流奋斗直至出现积极反馈。实验操作或许反复枯燥,但总能带给我们惊喜的实验成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如此热爱科研吧。


在这一年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师兄师姐的帮助,实验室的氛围积极而温馨。有些实验譬如细胞培养传代等需要具有连续的时间段才能进行的实验,在仅存周末且跨校区实验的情况下,我们只能请求在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帮助收样,可以说如果没有实验室大家的帮助,我们的项目将会寸步难行。不仅如此,讲解问题时的耐心细致,组会讨论时的紧张严肃,放松时刻的亲切欢脱,这一切都是宝贵的经历与回忆。


在团队里我们秉承“本周默认科研”的态度,非特殊或请假缘由都需要前往实验室,每一周我们都会基于上周的实验结果,与何键老师协商并制定实验安排,继续新的工作。当这种默认一旦定下来时,我们就再也丝毫不会怀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意义,也不会因为什么动摇我们的决心。尽管放弃了很多闲暇时间与娱乐活动,但在科研面前都是可接受并理解的。“不行,这周我要去实验室”说过不下十次,语气里不包含着拒约的遗憾,而是饱含了做科研的骄傲。


李霄:因为幸运,大一上学期就参加了大创项目;因为幸运,能够进入郭老师的实验室;因为幸运,能遇到如今的队友;因为幸运,能够走上自己喜欢的这条道路。因此,三年来从未迷茫或后悔过——虽然每学期八成的周末和假期都消耗在了实验室,养鱼杀鱼数百条,点384孔板点到头晕眼花,在阴性结果的跑胶图前思考人生,做克隆涂板子时心里呼喊着“我不干啦”然后第二天看到长出来的菌落满血复活——或者长不出来时红着眼再来一次,伴随着实验技能和文献储备一起成长的还有蜘蛛纸牌和扫雷高级的技术。想想最初还懵懵懂懂的自己,虽然一心想从事科研学术,却总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而三年的磨练之后,我终于确信了我做得到,这便是我最大的幸运与收获。感谢学校与学院能为本科生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们提前体验专业的实验室生活,而我们则进一步证明一年的创新项目可以不止是体验,只要有激情与投入同样会有成果与产出。作为团队的第一届成员,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团队的积累可以传递下去。


李霄


谢韬林:在实验室的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独特而难忘的体验,我的各方面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充足的锻炼(文献检索与阅读、实验、写作等),对科研等事物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认知。这3年的时光就像一个楔子,看似唐突地插入了我前20年的慵懒散漫的生活,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轨迹。如今,我们的第一篇SCI文章(中科院分区一区)即将出炉,虽然影响因子并不高,但也是对我们的付出的重要铭刻。感谢郭长军老师和何键老师的辛勤指导;俞扬师姐和秦孝伟师兄等各位师兄师姐对我们的无私帮助;以及我最最可爱的两位队友:对科研热情满满、实验技能爆表、疯狂carry我们前进还不辞辛劳地承担了报销等琐事的PM李霄,和乐观开朗机智勤劳积极向上还很皮的17级小师弟詹志鹏。

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学院和实验室对本科生科研的支持更是分不开的。在这里我想说:学院的大部分本科同学,都应该进一次实验室去尝试科研。在本科这个人生的岔路口,如果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想法的话,就应该多去尝试各个方向,方能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而非被主流裹挟,盲目地投身到科研或者别的行业当中,花费数年青春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却悔之晚矣。


谢韬林


詹志鹏:我还记得李霄师姐和谢韬林师兄在项目初期一次又一次告诉我,进入我们团队是很辛苦的,“从天亮到再天亮”的操作比比皆是,很多人都因此望而止步了。我说我很闲,而且很喜欢,可以试试。于是乎通过几次面试,就把我归入团队了。我在团队里一年时间,实验操作方面的确是有很大的长进,学到了不少东西,然而截至目前和师兄师姐比起来还是太年轻太单纯。项目结题之于我们的意义并不是终止实验室生活,而只是“冷休克蛋白的初步探究”告一段落,再仔细阅览下文献,再回头看看我们的实验成果,“冷休克蛋白的进一步探究”也就要开始了。我也将要建立起新的项目团队,带上一名小大一,教会他我一年来所学的东西,往深处来说就是传承吧。


詹志鹏


用品充足且平台完善的实验室,我们就在这里做实验


回顾三年,林林总总,我们得到了太多人的支持与帮助,短短言辞难以尽述,能够完成项目,并得到如此优异的成果,尤其离不开老师、实验室还有各位师兄师姐的支持。感谢郭长军老师和何健老师的亲切关怀与耐心指导,为我们指名研究的方向,还帮我们解决了从学术到生活的一系列问题。感谢实验室能为我们提供踏足科研的平台,能够让还是本科生的我们接触上手各种分子实验技术,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更是让我们坚定了志向。同时还要感谢俞扬师姐帮助我们准备样品,秦孝伟师兄为我们提供技术以及试剂支持,还有王园园师姐、李智敏师姐、曾若云师姐、刘畅师姐……感谢整个郭组大家庭,若无各位师兄师姐的支持与协助,我们也无法顺利的完成项目。


虽然项目结题了,文章投出去了,但我们团队的科研之路还没有止境,接下来我们也会继续在冷休克蛋白这个领域内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而这条路道阻且长,三年的研究才不过初探深浅。或许我们剩余的大学时间尚不足以解明整个领域,或许需要许多届的学生接替我们的研究,但至少,我们不会感到遗憾,自主学习、尝试科研、获得成果,在大学时光中得到的这份经历将会是我们、以及有志于与我们走上相同道路的你们,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合照(左起:何键副研究员、谢韬林、詹志鹏、李霄)


据悉,海洋科学学院于2019年被批准为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着力科研育人,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面向低年级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资源,鼓励和支持他们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投入专项经费资助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并鼓励升学深造;支持导师围绕学生科研兴趣和自身科研项目组建本科-研究生联合研究兴趣组,将学生置于科学研究的过程之中,推动本科阶段科研工作延伸到研究生阶段成效显著,本科毕业深造率从2015年的44.3%上升到2019年的81.66%。


推荐阅读:

海洋学子(394)| 我们的乘风破浪之旅——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帆船队

海洋学子(393)| 我们的科研启蒙课——2017级本科生宋清琳、曾俊炜、彭用一、罗志豪

海洋学子(392)| 从细胞培养开始的科研之旅——2015级本科生李剑焕,2017级本科生金凡茗、赖明彦


来源:2016级本科生李霄、谢韬林,2017级本科生詹志鹏

编辑:杨荣南;初审:林奇琦

审核:汪帼英、韩墨香、林奇琦、李颖、刘亚婷、曾瑛

审核发布:潘云智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